2025年7月初,全球多个媒体纷纷报道了一则重大消息:朝鲜计划向俄罗斯增派3万名士兵。最初,这一消息由乌克兰的情报部门披露,随后得到了美国及欧洲情报机构的确认。这一消息的公布,迅速引发了各方关注和解读。
如果结合之前已经派往俄罗斯的1.1万名战斗人员和6000名工兵,朝鲜此次向俄罗斯提供的兵力总数将达到4.7万。这一数字对于朝鲜而言并非小数目,其现役陆军约为110万人,这次派出的兵力几乎占到朝鲜陆军总人数的5%。更为关键的是,这支部队不仅仅是作为后勤支援而派遣,而是将直接参与俄罗斯控制的乌克兰领土的前线作战,承担进攻性任务。换言之,朝鲜这次不仅是军事支援,更是以实际行动表明了对俄罗斯的极大支持。
俄罗斯在面对如此庞大的兵力调动时,迅速展开了紧急应对措施。卫星图像显示,俄方正在全面调整军用运输机,增派货轮,并协调西伯利亚铁路的运输能力。计划首先将朝鲜的士兵送往西伯利亚的基地进行适应性训练,之后再分批投入到乌克兰的战场。这种极其复杂且大规模的后勤动员,表明了俄罗斯对于朝鲜增援部队的急需。毕竟,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相当长时间,俄罗斯虽然兵力规模庞大,但高强度作战导致其部队伤亡惨重,每天前线的伤亡人数常常突破千人。为了填补战场上的空缺,俄罗斯急需大量新兵。
朝鲜部队的到来,对俄罗斯军队来说至关重要。与俄罗斯的义务兵不同,朝鲜士兵普遍具备三个显著的优势:首先,他们绝对服从命令,面对艰巨的任务从不退缩;其次,他们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能够迅速掌握新型武器的使用,如无人机等;最后,他们在炮火连天、物资匮乏的严酷环境下,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战斗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朝鲜部队承担了修复工事、深入敌后等俄罗斯部队不愿接手的危险任务,并在多个重要战场帮助俄罗斯突破了防线。俄罗斯军官甚至评价说:“他们的战斗素质与俄罗斯最精锐部队不相上下。”
当然,金正恩这样做并非单纯出于情谊。实际上,朝鲜有着自己的战略考量。2024年11月,金正恩与普京签订了一项重要的协议——《朝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该条约明确规定,如果一方遭到军事侵略,另一方将立即提供支援。2025年初,乌克兰军队在库尔斯克地区发起反攻,朝鲜迅速以“协助收复失地”为名,派兵参与,这不仅履行了条约义务,也避免了直接被指责为侵略乌克兰。
然而,朝鲜的真正意图远不止于此。首先,朝鲜通过派兵作战,期望能够换取俄罗斯的先进技术。朝鲜的工程师在与俄罗斯军队配合作战的同时,借机研究并学习俄罗斯的军事装备技术。俄罗斯已允许朝鲜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基地进行训练,并同意转移部分技术支持。2025年3月,朝鲜驻俄罗斯的大使向俄罗斯提出了技术转让要求,随后俄罗斯的安全会议秘书紧急访问朝鲜,双方就技术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磋商。之后,朝鲜获得了包括防空系统、预警机技术以及导弹制导部件在内的一些先进技术。
其次,朝鲜通过对俄罗斯的援助,意在改善其国际地位。长期以来,朝鲜因西方国家的严厉制裁,经济形势堪忧。通过支持俄罗斯,朝鲜不仅向中东和非洲等军火市场展示了自己的武器在实际战场上的效果,还从俄罗斯那里获得了重要的政治支持。更为重要的是,若未来朝鲜半岛发生冲突,俄罗斯的军事援助将对朝鲜起到决定性作用。
另外,朝鲜通过这次支援俄罗斯,也希望锻炼自己的军队。虽然朝鲜军队规模庞大,但自朝鲜战争结束以来,已近七十年未曾参与现代战争。乌克兰东部战场因此成为朝鲜军队实战训练的宝贵机会。金正恩为此亲自到平壤机场迎接阵亡士兵的遗体,强调“牺牲是为了加深朝俄关系”。通过这些实际战斗,朝鲜军队积累了宝贵的现代战争经验,为未来可能发生的冲突做好了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朝鲜对俄罗斯的援助力度甚至超出了俄罗斯的预期。2025年初,普京曾因军费压力考虑削减国防开支,但朝鲜却在此时宣布继续增兵。这背后反映出朝鲜对国际局势的判断:美国由于中东局势的升级,已无法对东亚事务给予过多关注;而俄罗斯军队在补充兵力的需求上愈加迫切。朝鲜士兵将被派往波克罗夫斯克前线,这里是俄罗斯军队集结的重点区域,俄军正计划发起总攻。朝鲜部队将承担最危险的突击任务,而新兵的平均存活时间非常短。截至2025年7月,已有超过6000名朝鲜士兵在战斗中牺牲。朝鲜的战略考量是:每阵亡一名士兵,就意味着俄罗斯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这正是朝鲜为何不惜投入如此重要兵力的根本原因。
然而,朝鲜的这一重大投入并非没有风险。首先,朝鲜士兵的伤亡人数已经相当严重。如果最终伤亡过多,国内的民众情绪可能会产生不满。其次,西方国家已经加大了对朝鲜的制裁力度,欧盟甚至威胁要切断朝鲜海外的劳务汇款渠道,这无疑会加剧朝鲜的经济困境。最后,俄罗斯的技术转让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限制。例如,虽然俄罗斯已向朝鲜提供了预警机技术,但最核心的部分仍然掌握在俄罗斯手中。更重要的是,一旦俄乌战争停战,俄罗斯对朝鲜的依赖可能会显著减少。
总体而言,金正恩这次派遣三万名朝鲜士兵援助俄罗斯,背后隐藏着深远的战略意图。金正恩不仅希望借此机会彻底打击乌克兰,还在用朝鲜士兵的生命为朝鲜争取更大的技术与政治利益。这场投入虽然充满风险,但也可能成为朝鲜未来国际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