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4年10月的预测,全球海运贸易量在2024年达到126亿吨,并预计在2025年增长2%,超过128亿吨。
综合这些预测,2025年全球海运总量预计在120亿吨到128亿吨之间。
《中国港口运行分析报告(2024)》:去年我国外贸海运量占世界30.1%,今年集装箱运力过剩较严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柳宁馨 宁波报道6月26-28日,2024海丝港口合作论坛在宁波举行,论坛现场发布了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等单位编写的《中国港口运行分析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
中新社上海10月15日电 (谢梦圆)2024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新闻发布会15日在沪举行。中国交通运输部水运局二级巡视员高海云在会上表示,截至今年9月份,中国拥有海运船队总规模已达4.3亿载重吨,占世界船队比重18.7%,稳居世界前列。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2023年,中国的国际海运量已接近全球海运量的三分之一。”这是中国航运发展报告披露的数据。7月11日是第20个“中国航海日”,当天,2024年中国航海日论坛主论坛暨全国航海日活动周启动仪式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举行。
过去一周,记者分别采访了三大航运巨头和航运业专家,了解2020的全球海运有多难。该联盟成员Hapag-Lloyd、HMM、Ocean Network Express和Yang Ming公司已经修改了5月和6月的时间表,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减少。
中新网天津7月11日电 (记者 王君妍)7月11日是第20个“中国航海日”,主题是“智慧航海畅行未来”。当天,2024年中国航海日论坛主论坛暨全国航海日活动周启动仪式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主论坛上,发布了2023中国航运发展报告和中国智慧港口发展成果。图为天津港“智慧零碳”码头。
本报记者 汪文正山东省积极推进沿海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目前,山东省港口集团形成了以青岛港为龙头、日照港和烟台港为两翼、渤海湾港为延展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图为山东港口日照港集装箱码头。
克拉克森研究最新数据显示,截止本月初,全球100GT以上商船船舶数量突破10万艘达到100001艘。
2023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第十四年居世界第一。图为桥吊林立的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区。 计海新摄(影像中国)国际航运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有统计显示,全球超过80%的贸易量是通过航运完成的。
界面新闻记者 刘嘉欣界面新闻编辑 陈小同克拉克森研究(Clarksons Research)发布的《2023年汽车船贸易与海运》报告显示,2023年汽车海运市场创历史新高,超过疫情前2018年的最好记录。
它是指使用船舶通过海上航道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港口之间运送货物的一种方式,在国际货物运输中使用最广泛。Cover Photo by John Simmons on Unsplash。
2024年10月22日至24日,全球海事界众星云集、万众瞩目的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于上海盛大举办。论坛以“数字、智能、绿色——共建全球航运新生态”为主题,业界顶尖精英汇聚一堂,聚焦行业主流趋势动向,共同探索未来高质量发展之路。
真 虹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量的90%通过海上运输完成。海运在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经贸合作、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角色。目前,海运在中国外贸格局中的主导地位正在继续强化。2023年,全球海运总量为123.
随着李嘉诚售卖港口事件的持续发酵,很多人对未来巴拿马运河的通航产生了担忧,那么,有没有一条能够绕开巴拿马运河的通路呢?
“海运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约80%的贸易量和超过70%的贸易额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全球贸易额19.47万亿美元,其中货值13.63万亿美元是通过海运完成。
当地时间22日,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发布的年度旗舰报告《2024年海运述评》(下称“报告”)显示,全球海运贸易在经历了2022年的萎缩之后开始复苏,于2023年实现了2.4%的增长,总量达到122.92亿吨。
栗翘楚、实习生钟文玥近日,在青岛大港口岸监管作业场所内,121辆挖掘机、推土机等工程机械经海关关员查验后蓄势待发,准备搭船前往印度尼西亚、坦桑尼亚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超八成的国际贸易通过海上运输实现,海运是中国外贸的“大动脉”。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我国海洋经济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海洋在保障国家能源、水资源、食物供给等方面的地位更加突出。相关数据显示,海洋成为油气增储上产的主力军。2024年,海洋原油新增产量占全国原油新增产量的比重保持在60%以上。
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口: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新加坡港,鹿特丹港,天津新港,广州港,青岛港,秦皇岛港,香港港口,釜山港口,其中中国独占7个。
红海局势持续紧张,多家国际航运巨头宣布绕道航行。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9日,除马士基、地中海达飞等集装箱航运企业宣布暂停红海航运服务外,英国石油公司和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等能源类企业也宣布暂停通过红海运输,此外,油轮船东Euronav和CMB亦宣布避走该航道。
价格暴跌80%,船运公司纷纷停航!圣诞叠加世界杯,全球海运市场为何“旺季雪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