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的 2025 贝壳财经年会开幕式上,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表示,中国汽车制造按理说是制造业中效益相对较高的,今年截至 6 月但产值利润率仅 5%,三千万辆汽车卖出来的利润不如日本丰田汽车,它九百万辆汽车比我们三千万辆的效益还高。
财报显示,丰田2025财年销量为1101.1万辆,同比微降0.7%,其中丰田和雷克萨斯销量为1002.74万辆;营业收入实现48.04万亿日元(约人民币2.4万亿元),上一财年为45.1万亿日元(约人民币2.3万亿元),同比增长6.5%;净利润为4.77万亿日元(约人民币2364亿元),上一财年是4.94万亿日元(约人民币2470亿元),同比下滑3.6%。
从营收和净利润看,营收相当于中国7大车企总和,净利润却几乎是这7大车企的3倍。
这7大车企是比亚迪、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吉利控股、长城汽车、北京汽车以及长安汽车,这7大车企2024年的营收分别是7771亿元、6275.9亿元、1067.98亿元、2402亿元、2021.95亿元、1925亿元以及1597.3亿元;净利润分别是 402.5亿元、16.7亿元、8.24亿元、166亿元、126.92亿元、9.56亿元以及73.21亿元。
客观来看,丰田全球吸金的能力还是不错的,经营也相当稳健,甚至于在卷心菜一样的中国市场没有掉队也是厉害。
值得注意的是,对比的这7大车企里面,有一个今年上半年是亏损的,就是广汽集团。
广汽集团在7月11日晚上新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预计公司这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8.2亿元至-26亿元。
广汽丰田在上半年产量达到348912辆,销量达到344672辆,分别同比增长2.72%和2.58%。
但广汽丰田在2024年较2023年销量下滑了10.95%,销量为78.95万辆,净利润更是大幅下降了81.40%
广汽丰田的巅峰是2022年,其年销量超过100万辆,这也是日系车的顶峰。
明星燃油车型持续热销: 以凯美瑞(中型轿车)、RAV4荣放(紧凑型SUV)和赛那(中大型MPV)为代表的经典车型,凭借其产品力对燃油车用户保持着吸引力。其中,凯美瑞和RAV4荣放月销量均能稳定在2万辆左右,赛那月销也保持在约8000辆的水平。
纯电新车初显成效: 在电动化领域,丰田推出的全新纯电车型铂智3X系列已展现出潜力。数据显示,该系列车型6月份实现交付6030辆,自3月上市以来累计订单量已突破3万辆,开局表现积极。
质量口碑根基深厚: 丰田长期积累的可靠性与质量口碑,为其维系了庞大的忠实用户群体。尤其是在其传统优势区域如广东,消费者对丰田品牌的认可度普遍较高,其口碑评价在同为日系的本田之上。
务实策略缓冲冲击: 面对市场变化,丰田采取了相对务实和灵活的经营策略。一方面,积极跟进电动化转型,推出新品并制定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如铂智3X);另一方面,在终端市场也及时跟进促销(如燃油车降价)。这种“接地气”的快速反应,相较于部分反应迟缓的竞争对手(例如本田),有效减缓了其市场份额下滑的速度。
被比对的7家车企,除开一汽、上汽、广汽等长期和外资合作的车企,比亚迪等车企以前的规模和营收是很低的。不能简单地这么去和发展了多年的全球车企丰田对比,要知道丰田在全球各地的市场的地位,可是世界汽车销量一哥,竞争力不可小觑。
丰田rav4这款车,在2024年就卖了118.7万辆,为全球最畅销车型。
整个2024年,其在美国的整车销量达到了2,332623辆,然后在日本还有140多万辆销量,欧洲还有110多万辆销量。
而目且看2025年的趋势,其销量还在继续上张,考虑基数差距及贸易壁垒等因素,这些都是比亚迪及其他中国车企很难追上的。
丰田2024财年(2024.4-2025.3)净利润达4.77万亿日元(约2364亿人民币6,而中国18家上市乘用车企中,仅13家盈利企业净利润总和约1227亿元,若计入5家亏损企业(亏损总额332亿元),全行业净利润总额不足900亿元,仅为丰田的38%。
以1100万辆销量计算,单车净利润约2.15万元,核心支撑为其在北美市场的高溢价(如全尺寸SUV Sequoia、雷克萨斯豪华线)及混动车型占比提升(占全球混动市场60%)。
其中比亚迪427万辆销量对应单车净利约9430元(不足1万元),毛利率21.02%虽与丰田接近,但净利受研发投入(542亿同比增35.7%)及价格战挤压。
其他车企例如上汽集团单车净利仅360元(463万辆/净利16.7亿),广汽单车净利41元(200万辆/净利8.24亿)。赛力斯(问界)因高端化成功(单车均价31.7万)实现单车净利1.39万元,但销量基数小(42.7万辆)。
中国部分新势力毛利率表现亮眼(赛力斯28%、小米23.2%、理想22%),但因规模小、研发及渠道成本高,难以转化高净利;丰田凭借供应链控制力(90%自控率)和全球化生产(海外工厂占比70%),将毛利率稳定在11.9%的同时实现超高净利。反观中国车企产能利用率仅60%(日本超80%),叠加物流成本(出口海运费占车价3%-5%)、电池原材料波动(占电车成本40%)及价格战,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丰田的压力还是不少的,因美国关税政策致其营业利润损失约90亿元,在中国市场因新能源转型滞后利润下滑6.6%。
中国车企在出口方面表现:2024年中国出口586万辆(全球第一),但均价仅日本车的56%,利润贡献有限,而在国内,比亚迪的“冠军版”车型打响了降价第一枪,将车型拉低均价6%,广汽等传统车企主力燃油车型收益骤减,2025上半年预亏最高26亿元。
以上是对这个新闻的拆解分析,展开了比较多的内容,如果各位看官对这个新闻感兴趣,大谋再出一期在这个背景下,对丰田和国产汽车的一些个人思考和看法。大家喜欢的话多多点赞留言。
这车开着是真得劲!在科技美好 一镜出色福田卡文新能源云品鉴之旅郑州站活动现场,果蔬配送司机杜师傅抚摸着爱车方向盘,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作为拥有10多年从业经验的老司机,他每天凌晨就驾驶着福田卡文乐福穿梭于批发市场、超市和食堂之间,对食材运输场景的用车需求有着深刻理解。我们这行对......
英伟达CEO黄仁勋三度来华,盛赞比亚迪等中国企业,称他们都很了不起,并表示“中国是竞争对手,但不是敌人”。
2025年7月8日,一则融资消息搅动微出行赛道:曾以“Project Inder”为名藏于Rivian内部的秘密团队,如今已蜕变为独立公司Also,这一独立公司将专攻轻量化电动两轮、三轮车研发。
最近准备买十万元的新能源SUV的朋友,选择真的是越来越多了,多亏市场的内卷,同样的钱,现在能买到的车配置真的越来越丰富了,譬如刚刚上市的26款宝骏云海,不仅加量还降价,快跟我们来看看它有些什么新的变化吧!
7月15日,比亚迪正式宣布全品牌上线「手车互联」功能,该功能覆盖所有主流手机品牌,华为、OPPO、荣耀、vivo、小米、红米、一加、真我、iQOO等一个不漏,并打通Carlink、HUAWEI HiCar、荣耀车联三大手互联生态统,甚至在去年就接入了全球份额最大的三星,不得不说,......
共建产学研融合联合实验室,共绘高端产业链蓝图。从人才生态的布局上,就可以看出,问界的“冲高”之路已经成了,跨界创新、协同创新比单点突破更能筑牢高端产业链护城河。
smart携手迪士尼中国拥抱郑州 「灵动出奇 城市漫游」带你清爽一“夏”
看惯了四轮今天我们来看看两轮——小牛NXT/FXT Ultra电动自行车,不得不说动力强劲丝滑,续航100公里以上,售价为11999元,在北京还有1个半月的销售时间,全国其他地区还有4个半月的销售时间,心动的要赶紧行动啦~
外界的评论,广汽都看在眼里。但在寻求重生的道路上,没什么比坚守自己的坚守更重要。